全球消息!苏州:为“企业敢干”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步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起步之年,苏州这个经济大市和开放之城,迅速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热潮。


(资料图片)

元旦当天,苏州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率队走访民营企业,紧接着苏州市委专题调研人力资源工作和人才服务保障;新春第一会,苏州发布支持和鼓励“企业敢干”四方面举措,紧接着实施55项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2月6日,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强调持续提供更加优质的“苏式服务”。

“为‘企业敢干’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是践行‘四敢’的重要课题,也是塑造苏州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广大企业是苏州经济的顶梁柱,苏州要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探索,谋划和推出更多的引领性举措,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迈向世界一流,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在苏州蔚然成风。

靠营商环境优势激发企业敢为

市场占有率达60%-70%!来到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东展示了一款由其自主研发量产的牙科显微镜,目前该产品市场份额已远超国外几款知名品牌。从零起步,到细分领域全国第一、全球前列,过程相当不易,让李向东庆幸的是,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三级政府为支持像他们这样的初创型企业技术创新配套的“政策包”很精准,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撑腰”鼓劲。去年,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消息传来,更加坚定了速迈医疗谋求新发展的决心,很快公司的新厂房就将开工,届时年产能将超万台。

优越的营商环境,一直是苏州引以为豪的一块金字招牌。对苏州营商环境大加赞赏的,不止有李向东。在全国工商联开展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苏州蝉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在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首次参评就被评价为“表现优异”、位居全国第六;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苏州均位列前茅。

有口皆碑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苏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制胜法宝。新征程上,苏州进一步放大营商环境优势,以营商环境之“优”,促企业发展之“敢”。苏州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号召谋划和推出更多的引领性举措,以“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为目标,奋力打造全国“企业敢干”最优营商环境高地。

2023年,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安排14亿元;推动银行机构依托平台投放中小微企业信用类贷款700亿元;1-2月份重点企业吸纳首次来苏就业的非苏州户籍人员,符合条件的按不低于每人500元的标准补贴……响应“四敢”动员令,苏州以最快速度发布“55条政策措施”,从财政、金融政策到防疫药品器械生产研发,从百元支持到百亿元支持,各级各类政策措施琳琅满目,在不折不扣刚性贯彻“省42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新增106个政策点。

“新的时代,新的一年,苏州以一系列新举措,巩固营商环境优势,也为‘企业敢干’凝聚起强大动能,这一决策非常精准。”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院长施琴芬介绍,研究院连续三年牵头研究并发布“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苏州的创新生态、创新环境等都走在全国最前列,给技术在苏州生根发芽、企业家落地苏州、企业健康发展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眼下,苏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必将助力企业家在精神、责任和文化等方面发力“更有为”。

以辩证思维提升企业获得感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要抓住营商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苏州上下的广泛共识。那么,在国内城市竞相做优营商环境的大潮之下,苏州营商环境何以脱颖而出,始终保持“最佳比较优势”?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苏州人的回答是,这还远远不够。“只要是涉及到企业发展的,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苏州市发改委主任虞伟将其称之为“大营商”视角,要用辩证思维构建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生态系统,提升“企业敢干”的获得感——

首先是“软硬兼备”,既有产业集群的硬环境,又有政企合力的软环境。

采访中,苏州企业家们不约而同表示,他们激流勇进的最大底气是苏州优良的产业生态。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产业门类覆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拥有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三个万亿级产业。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齐全的产业门类成为苏州招引企业、服务企业的巨大优势,企业能在这里高效率、低成本地找到上下游产业配套,得到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在软服务方面,苏州一直甘当企业“店小二”,为企业做好全生命周期的服务,10年前在苏州开办一家企业,大概需要33份材料,平均要跑25天左右,而现在仅需6份材料,全流程0.5天办结。

其次是“中外贯通”,既有国际化视野,又有本土化特色。

苏州是开放型经济的热土,苏州外资企业超1.8 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500亿美元。由此,苏州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不断拓宽全球视野,积极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同时结合市情实际持续完善政策供给。2013年起每年出台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相关举措,2018年起每年出台一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2020年起每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方案……苏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久久为功,去年出台的《苏州营商环境2022》推出100项改革举措、169项具体事项,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还有“刚柔相济”,紧盯市场主体需求,有“量化指标”也有“无感服务”。

苏州将“刚柔相济”的城市品格融入自己的营商环境中,成为省内首个发布营商环境法规的城市,并不断完善信用体系,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同步提出构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无感服务,通过企业家月度座谈会、大走访以及 24小时服务热线等工作机制,把准企业的需求,始终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干工作,企业不需要的一件事都不强加,企业有需要的一件事都不缺位,追求“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政务服务。

正因坚持用这样的辩证思维来打造营商环境,才让苏州自信喊出“你只需要一个背包、你只管奋勇向前,其他‘包在苏州身上’”,也让苏州企业家们在逆境中相信苏州、“敢投”苏州。去年,顶住疫情持续反复冲击等超预期挑战,苏州完成工业投资1708.1亿元,增长6.4%;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950.7亿元,增长20.6%;实际使用外资74.2亿美元,增长35.9%。

用敢为敢干掀起发展“春潮”

去年末,苏州包机赴日本、欧洲抢订单,苏州厚利春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华跟随前往,成功接下100万美金订单;近日,该公司接下的首批订单发车,运往希腊和比利时,“希腊和比利时的订单每两月就需运输一次,下月将出口第二批货品”。同样跟随包机赴日的苏州锦里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龚回国后一刻也没停下来,目前公司正加班加点赶制合作项目里的3500组的房车配套零件任务。

包机抢订单,包车接工人。苏州是工业大市,全市用工备案规模超550万人。春节后一段时间,企业常面临短暂的用工短缺。这次苏州“55条政策措施”专门提到“包车‘点对点’组织外地职工返岗复工”。苏州提前谋划,正月初四开始分批组织重点企业等赴省外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这几日,一辆辆满载而归的“点对点”返岗专车,成为苏企最实惠的开工“红包”。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一周,苏州调查的160家重点企业开工率达98.13%,开工企业返岗率为94.23%。

企业“敢干”的信心来自稳定的预期、优质的服务。开局起步,苏州聚力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企业获得感强了,“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蔚然成风。用这般政企合力,掀起发展“春潮”。

布局发展新赛道。苏州广大企业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展现苏企“敢干”的担当作为。1月31日,在苏州成长壮大的世界500强企业——盛虹集团将总投资306亿元的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落户张家港,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说,盛虹集团将一直扎根苏州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

排出发展投资单。苏州市发改委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1月2日,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集中开工签约和投产投用产业项目142个,总投资916亿元;2月2日,苏州高新区总投资527.6亿元的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达92.8%;2月3日,姑苏区召开企业家共话发展大会,亮出30万方古城载体空间;2月4日、7日,相城区、吴中区分别有114个项目、13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

踏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向着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苏州打开思路想、放胆放手试、甩开膀子干,用风风火火“燃”的状态,开创红红火火“新”的局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雨薇

编辑: 李仲勋

关键词: 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