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报!苏州市双护村驻村第一书记倪斐:用心用力打造“善治乡村”

“两年的驻村经历即将告一个段落,但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是永恒主题。我会把双护作为我今后学习‘三农’、服务‘三农’的工作平台,只有身心接地气,工作才能贴近实际!”近日,对即将结束的驻村“第一书记”生涯,在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赴昆山市双护村参观访问的座谈会上,“第一书记”倪斐道出了真情感悟。


(相关资料图)

“护民驿站”,留住善治之根

2021年5月,苏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的年轻科员倪斐主动请缨到“驻村第一书记”岗位锻炼,被派驻“三农”第一线——昆山市淀山湖镇双护村。“上任”接到的第一单就要解决棘手难题。

2018年以前,双护村和青浦区香花桥街道的金米村、东斜村两地村民一直交往密切、走动频繁。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村下辖的10个自然村已完成整体动迁,1516名户籍村民先后迁入淀辉锦园和淀山湖花园2个镇区较大规模的拆迁安置小区。

而横在两小区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平常到双护村党群服务中心路程在5公里以上,往返就要耽搁两个小时,办理相关事务、参加村里活动不如过去方便。

“小青年都有车,一脚油门解决问题,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只能坐公交车,差不多一个小时一班,电瓶车总归不安全。”一些年纪大的村民感叹道。“由此,如何让村民办事便利,减少奔波劳顿和意外风险,成了我到村后的首要课题。”倪斐说,这也是“第一书记”驻村接手的“第一单”。

“既然村民来村委会办事不方便,那我们就把为民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倪斐“回娘家”向苏州市民政局寻求支持。终于,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在双护村村民居住人数最多的淀山湖花园仁苑找到了一处合适用房。场地落实了,钱从哪来?在倪斐的牵线搭桥下,项目向市级福彩公益金申请资助。“这个项目是用于为社区提供便民服务的,主要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特殊群体,符合福彩公益金‘扶老’‘助残’宗旨,可以申请资助。”倪斐为项目申请到13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资助。

就这样,“护民驿站”项目历时3个多月的争取、策划、建设及功能优化,走进双护百姓生活,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帮办、协商议事、主题活动、心理疏导等服务。

协商共治,聚合善治之魂

倪斐采用“三字、三字、七字”的结构,草拟了18条,共234字,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村规民约虽然不是法条,但却是道德教化,‘拴’的不仅是行为,更是心。” 倪斐这样认为。

经过多年实践,乡村民主协商平台建了不少:村民议事会、红白喜事会、“有事好商量”等,但能不能常态转起来,转得有用有效,让村民主动参与,需要花气力、下功夫。

双护村原东庙泾自然村零星分布着少许村民“自留地”,一些村民在耕种蔬菜时,时有发现垃圾偷倒情况,但苦于找不到“证据”、揪不住“尾巴”。

在村委会主导下,“双护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成立,在加强日查夜巡的同时,还在村道路入口处加装限高限宽设施,并利用无人机实施监控。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执法部门成功查处了3起偷盗垃圾案件,不仅村民利益和村容整洁得到了有效维护,“遇事即协商”也成为村民的习惯。

“一课九耕”,存续善治之脉

“怎么让党建有特色,并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占地约190亩、复垦而成的双护村“季绿园”生态农场,就是现成可用的平台。“季绿”谐音“纪律”,寓意“听招呼、守规矩、严自律”,园内种植草莓、玉米、番茄、白菜、茄子等各类果蔬。“让双护村已动迁的党员群众回到他们熟悉的土地,在劳动耕作的同时,感悟初心、廉洁自律。”

倪斐和村“两委”干部决定在双护村“季绿园”打造一个全新的红色教育品牌——“一课九耕”。“一课九耕”是指组织、联建、生态、产业、乡风、治理、纪律、人才、自身9个方面。“九耕,耕种的是初心,播下的是使命,双护人的初心使命,就是记忆中的美丽家园。”倪斐以还原美丽乡愁记忆为主题,根据双护村动迁前10个自然村地理位置,在季绿园中1:1设置“一课九耕”教育学习点,并以相应的自然村名称来命名。

“这条专题特色浓的学习教育路线,让我们的村民‘重回’种植热土,‘重拾’精神家园,和护民驿站一样,拉近了我们和村民的距离,增强了整个村的凝聚力。”双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赟称赞道。(徐大赞 罗鹏)

关键词: 第一书记 苏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