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要闻】苏州河边“绿房子”,家门口的好去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黄浦区拿出黄金地段嵌入高品质综合功能,打造面向全年龄段人群的服务综合体

苏州河边“绿房子”,家门口的好去处

苏州河景观位。

长者照护之家提供的床位多为四人间。 均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本报记者 唐烨 苏州河(黄浦段),一座紧邻苏州河的“绿房子”最近落成。一幢五层小楼,白绿相间,荡漾着春意。这是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即将开放的一处“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昨天起试运行。相比传统的社区服务综合体,这里的功能与服务更多、服务人群范围更广,有为老人服务的托老所、社区食堂和长者照护之家,有面向年轻白领的图书室、健身房、咖啡馆,还有面向各个年龄段的屋顶花园、党群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拿出黄金地段、嵌入高品质综合功能,打造面向全年龄段人群的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正是黄浦区构建“家门口好去处”的新探索。 “宝藏”一样的绿房子 从苏州河岸,走进这处服务综合体。一楼,一处宽敞的空间内,是品牌咖啡馆与街道党建服务站。坐在靠窗座位上,可以望见苏州河与对岸的四行仓库。人们可以随时走进来,点杯咖啡,坐着看风景,也可以什么都不点,随便坐坐;若有社区事务需要咨询,党建服务站工作人员会提供服务。一楼的另一面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居民就医开药、挂盐水都可以来这里。这里还开设了老年人与年轻人都热衷的中医理疗室,艾灸、拔罐、推拿、针灸等服务俱全。 二楼是一处融合空间,有为老年人服务的托老所,也有社区图书馆、社区食堂。这家图书馆委托给“读者”运营,以专业化的眼光为居民提供好书。这里是目前苏州河边唯一的图书馆。 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街道,在打造这处“家门口”空间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自然不能被忽略。三楼、四楼被打造成长者照护之家,可提供49个养老床位。街道委托专业养老机构运营长者照护之家,入住价格亲民,每人每月照护费加餐费目前为5000多元。尽管还没开业,但已有很多辖区老人申请入住这里的长者照护之家。 五楼则是健身房,空中瑜伽房、跳操房、健身器材房等一应俱全。健身房对社会开放,同时提供惠民服务,在一些特殊时段以极其优惠的价格对辖区居民、白领开放。 屋顶别有洞天。从户外楼梯爬上去,感觉豁然开朗,这里是一处小型的屋顶运动场和花园,也是瞭望苏州河的露台。 集聚人气让更多人共享 “绿房子”所在地曾是一幢旧宾馆,被黄浦区政府收购。对这里派什么用途,区政府经过了一番考量:最终放弃商业用途,为老百姓在苏州河边增加一处共享空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上海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的新式样板。”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明说。上海很多社区都在积极建设居民家门口的服务综合体,但从目前运营看,很多服务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南京东路街道想打造的是一个能吸引全年龄段的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 一是在功能配置上能满足全年龄段需求。“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服务综合体,距离集聚办公楼的人民广场走路不过七八分钟,在苏州河美景加持下,完全可以吸引到办公楼宇内的白领前来。在打造中,在功能配置上考虑年轻白领、亲子家庭的需求,咖啡馆、图书馆、健身房、中医养生服务等,都能吸引年轻人。 二是建筑本身具备“网红”气质。“绿房子”“最美苏州河观景位”“最美露台”等标签,都让这座建筑更能吸引人集聚。“同济原作”设计团队在街道支持下对建筑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打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元素。如西北角的楼梯,是在“削切”掉原有建筑的一角后打造的。“我们当初实地调研时发现,在这里,每上一层楼,能看到的苏州河风光都不一样。所以萌生了打造一个户外楼梯的想法,不想浪费一寸风光。”设计师王绪男说。一楼,朝向苏州河的一面,向内退借了两米,“牺牲”了一些内部空间,但营造出上海里弄中的“骑楼”空间。建筑前,与苏州河相隔的一小片绿地,也一并进行了改造,将建筑的美好一路延伸到河边。 “网红”建筑往往会面临很多后续管理问题,但街道不怕麻烦,他们支持与欢迎设计师大胆的创意,让这里能集聚人气、能为更多人共享。街道提前做好了管理方案,如,在屋顶做好了安全围栏与监控设施,安排安保人员定时巡查,通往屋顶的楼梯在固定时间段会关闭,确保游人安全。

关键词: 南京东路街道 服务人群